“秋后一伏”还要热 未来一周宣城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超40℃
截至8月14日,本月宣城市高温红色预警已是“八连发”!现在已进入末伏,高温的日子什么时候才到头呢?
“秋后一伏”还要热
据市气象台统计,7月我市平均高温日数为22天,比历史同期多9天;其中7月8日出梅以来,出现了连续9天的高温天气。
虽然现在已经立秋了,但从气候角度来说,这个“秋”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个“秋”。跟每一个“立”字开头的节气一样,立秋并不意味着入秋,也不意味着酷热天气就此结束。
所谓“热在三伏”“秋后一伏”,意思是,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一般来说要到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也就是处暑才会出暑,而真正有凉意则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
8月15日上午,市气象台继续发布了最高级别的高温红色预警,我市气温再次达到了40℃。据市气象台预测,未来一周我市继续受副高压控制,以晴热高温、少雨天气为主,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超过40℃。16-17日午后部分地区有雷阵雨,要注意防范雷暴大风等局地强对流天气。
人工降雨?
不是你想降就能降
今年5-7月我市降水量为36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成,其中5月偏少5成,6月偏少2成,7月平均雨量为82.4毫米,偏少6成。
不少市民疑惑为什么不多进行人工降雨?不少人以为“人工增雨”就是“人工降雨”,其实后者的说法并不科学。
据市气象台副台长史跃玲介绍,自然降雨需要一定天气条件,人工难以创造“降雨”,但可以在满足降雨条件的前提下通过人工干预,增加降水量、提高降水效率等,因此称为“人工增雨”。若未达到降雨条件,则无从增雨。
目前,我市人工增雨的方式以火箭弹的方式为主,烟炉为辅。火箭人工增雨,是利用火箭发射架向空中发射含有催化剂的火箭弹。火箭弹在到达7000多米高空的云中预定位置以后,催化剂被自动点燃,随着火箭弹飞行沿途燃烧。
烟炉人工增雨,则是在地面烟炉作业点燃烧碘化银,通过空气上升运动,将碘化银带到空中,以达到增雨效果。但是烟炉作业点的设置条件较为严苛,一般适用于山区地形云的作业。
为减轻我市旱情,市气象局抢抓一切有利天气条件,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自7月17日起,各县(市、区)共开展了29次火箭和187次地面烟炉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火箭弹194枚、燃烧烟条189根,作业后各地增雨效果明显。
7月17日8时至7月31日20时,全市平均雨量63毫米,有163个自动气象站超过50毫米,占总站数的63%;其中超过100毫米的有39个站,雨量最大的为宁国梅林阳山站210.5毫米。
关键词: 宣城高温红色预警 高温天气 宣城部分地区最高气温 宣城降水量 人工增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