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探索多渠道就业方式 残疾人就业工作获得长足发展

5月15日是第三十二个全国助残日,今年的助残日主题是“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那么,西安的残疾人就业情况怎么样?记者了解到,年来西安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持续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探索多渠道就业方式,残疾人就业工作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信息化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插上翅膀”

“我们每一个残疾人都曾经有过痛苦经历,但我们工作、创业,也就说明我们已经勇敢地从那些痛苦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残缺的身体已经不再是我们创造美好明天的绊脚石,相反,我们也因残缺,磨炼得更加坚强和勇敢。”26岁的塞博坦(西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正阳就是一位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朋友。他11岁时因为急脊髓炎再也没有站起来,经历过5年的痛苦、颓废,刘正阳明白,不能放弃自己,为了父母、为了自己、为了身上的责任,再残酷的现实都要勇敢接受。

从2014开始,刘正阳进入中专学,随后又在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完成了三年大专学,并在学校的推荐下顺利就业。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后,刘正阳从去年开始创业,他创办塞博坦(西安)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工业设计、辅具研发、影视制作等。虽然目前仅有12人的创业团队,但刘正阳在公司发展的同时,没有忘记残疾人朋友,他的团队中有4人是残疾人。

“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对我们广大残疾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信息化的浪潮给予我们残缺的身体一副翱翔的翅膀,党和国家的政策助力则成为我们坚实有力的后盾。广大残疾人朋友只要坚定信心,坚持不懈,踏实勤劳,那么迎接我们的必定会是一个灿烂的未来。”刘正阳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爱心企业助推残疾人融入社会

残疾人就业,离不开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在西安,很多爱心企业成为助推残疾人融入社会的中坚力量。

西安华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儿童斜弱视康复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多年来,华亚一直坚持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在为残疾人朋友搭建就业台的同时,享受政策红利,助推企业不断发展。

华亚现有职工69人,残疾人职工43人,占职工总数60%以上。残疾人职工队伍非常稳定,均工龄10年以上。用华亚职工的话说,在这里工作、成长,生活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满满。

残疾人职工并不比其他职工能力差,甚至做得更好。听力残疾职工杨宝山还被授予西安市劳动模范、陕西省劳动模范,成为我省为数不多的听力残疾省级劳动模范。公司还将他所在的技术部命名为杨宝山劳模创新工作室。

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获得长足发展

据了解,目前,西安市处于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诉求的持证残疾人约4.63万名。西安市多渠道安排残疾人就业2.6万人,其中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7905人,集中就业1156人,自主创业和社区就业9848人,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养殖业达到7091人。

为了让残疾人“好就业”“就好业”,西安打造了“四化结构”:政策扶持精准化惠及残疾人,就业服务信息化方便残疾人,创业服务多元化成就残疾人,职业培训专享化提升残疾人。

其中,在政策扶持方面,市残联实施13个残疾人就业扶持特色项目,提高就业扶持项目精准度。为了让“数据多跑路,残疾人朋友和企业少跑路”,西安市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端两微三张网”服务残疾人就业的信息化建设格局,实现政策宣传、网上职介、培训需求、在职残疾人职工认定等残疾人就业综合服务网上办、掌上办。

在创业服务方面,西安市残联通过政府投建、社会共建和残疾人企业自建三种模式,推动建成了5个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为56个残疾人创业团队提供孵化服务,带动532名残疾人自主创业。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已成为残疾人创业就业的新亮点。

在职业培训方面,西安三年累计开展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共惠及1.65万名残疾人。累计有589名残疾人接受无人机操作、动漫制作等残疾人高端培训,241名残疾人实现了高端培训后顺利就业。(记者 袁玥)

关键词: 西安残疾人就业 就业方式 残疾人就业 劳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