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值”加满的莫干山路项目,如何炼成“杭州城建速度”
刚刚过去的周六,随着架桥机将最后一片预应力小箱梁稳稳放下,莫干山路提升改造(石祥路—绕城北线104国道收费站)工程上跨宣杭老铁路段施工现场,爆发出一阵欢呼和掌声。
“这意味着主线高架正式贯通!”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6天连续奋战,莫干山路项目完成了该标段30片小箱梁吊装,迎来了工程的重要节点。
从1月27日完成全线最后一根桩基灌注,到3月26日完成全桥最后一片梁板的架设,莫干山路项目仅用时2个月,刷新了“杭州城建速度”,为实现“5月底完工,基本具备通车条件”目标按下了“快进键”。
在既有大流量干道上边保通、边施工,“难度值”加满的莫干山路项目,如何炼成“杭州城建速度”?
标准化智能化加持 “毫米级”精度打造亚运精品工程
速度,来自把握产业现代化发展趋势,以技术赋能提速增效。
作为杭州市城市快速路网“两环八横五纵八连”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的重要“一连”,莫干山路提升改造工程联络留石快速路与绕城、中环,联通拱墅区、良渚新城,也是亚运会保障项目和都市圈县市入杭快速通道的骨干道路。
也正因其重要的联通地位和亚运保障作用,为了既快又好地完成,莫干山路高架桥采用了装配式施工,成为杭州市政项目中首个大规模采用全预制装配式技术的桥梁工程。
“我们将高架桥的墩柱、盖梁、箱梁等主要构件在后场工厂预制好后,再运输到项目现场进行吊装拼接,就好像搭积木一样。这样一来,就大大减少了现场作业。”项目建设单位、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心公用项目建设处处长陈润军介绍,因为采用了这种装配式工艺,工程的整体施工时间缩短了约6个月,同时,由于大量作业在后场完成,将施工对既有道路和市民出行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也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扬尘污染和噪音影响。
作为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大势所趋,采用全预制装配式不仅推动了快速化施工,也有利于实现品质的精准把控。
“装配式结构对预制立柱、盖梁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因此我们对构件从设计、制作到拼装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承台及墩柱预埋钢筋、安装精度差值在正负两毫米。”陈润军同时指出,将重要构件放到工厂预制,钢筋切割、混凝土浇筑、成型出货等全部环节都在智能化控制的“一条龙”流水线上完成,实现了从“人工控制”到“机器控制”的转变,有效避免建设质量‘靠人品、靠手艺’的不稳定性,时间和质量更加可控,提升了工程整体品质。
“毫米级”精度的一柱一梁间,一座现代化市政高架桥加速成型。
精细组织全力冲 精锐尽出决战决胜百日攻坚
速度,也来自于环环相扣的精密安排和系统合力的克难攻坚。
作为主城区与余杭区的通勤主通道,莫干山路全线车流量大,交通繁忙,施工组织与交通组织要求极高。
为了保障项目按既定目标顺利推进,工程很多吊装作业都是通宵达旦地进行,“吊车会占用通行道路,为了尽量减少对沿线居民生产生活和出行的影响,我们把占道时间长的吊装都放到晚上,白天施工时也尽量把影响降到最低。”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市城基中心组织3个标段参建单位克服恶劣天气和疫情影响,加大投入、克难攻坚,就连春节期间也坚守一线不停工,春节假期3个标段累计组织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近300人留守加班,组织数十台机械现场作业。
一刻不停抓进度,一丝不苟严控安全。
对于预制构件运输吊装的安全管控方面,市建委也盯紧每个环节,全系统合力保障。
“吊装前,我们召开多次专题布置会,把技术准备、吊装条件验收、交通疏导和测量定位等每个步骤都责任到人,确保整个吊装过程安全可控。”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立柱、盖梁等预制构件运输和吊装安全,他们在运输前,对地面老桥结构进行了详细检测和现状承载力评估,运输过程也进行全过程监测。同时,市质安监总站也派驻专家对工程质量、安全进行全程监督,对全桥预制构件吊装条件进行检查,确保吊装顺利。
紧扣节点,马不停蹄。
目前,莫干山路项目正争分夺秒地进行湿接缝、横梁、防撞墙、桥面铺装等,并结合地面管线施工同步开展路基、基层等道路结构施工。“虽然近期天气条件不太理想,但我们会全力克服不利因素抢抓进度、严控质量,以高质量建设为亚运提供高水平保障。”陈润军说。
全市“迎亚运”道路项目也正精锐尽出、冲刺决战。
“我们将举全市城建系统之力,一鼓作气、一战到底、一气呵成,凝心聚力打赢百日攻坚战,为‘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贡献城建力量。”市建委负责人表示。杭州日报讯 (作者:记者 王莉莉 通讯员 杭建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