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2021年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0家 总量达4528家

在通往未来的赛道上,企业生长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发展的高度。

创新,是企业发展之基、制胜之道。“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企业创新的“排头兵”,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执创新之剑、集奋斗之力,扬鞭策马、轮番“上阵”,为加速奔跑的合肥注入澎湃动能。

数据无言,却振奋人心。2021年,合肥市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0家、总量达4528家,两年增量相当于过去存量。也就是说,过去一年,合肥均每天增加3家国家高企。

全市国家高企数量缘何实现跃升?实践揭示答案:合肥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驱动,聚焦国家高企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实施国家高企三年倍增行动,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企业”培育链条,让企业“骨骼”更强壮、“肌肉”更结实。

强基础—— 构筑国家高企成长摇篮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投入的主体,国家高企则是这个主体中的“牛鼻子”。

“开展研发活动,是国家高企运营发展的基础,这离不开科技人员、研发台等诸多创新要素。”市科技局高新处处长毛春宝表示。

高校林立、人才集聚、科研机构密布……作为综合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拥有各类优质创新资源,正在成为科技型企业创新创造的热土,具有培育国家高企的独特优势。

如何将“优势”变成“胜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一条必由之路。

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是我国首个面向大气环境监测的国家工程实验室。依托该实验室,合肥中科环境监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于2018年在蜀山区成立,围绕环境监测、治理和环保大数据应用等,开展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

“合肥的科创资源,是企业成长的‘靠山’。”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中科环境已实现大气臭氧激光雷达、地基扫描成像差分吸收光谱仪等多款核心技术装备产业化,发展了多套环境监测领域装备与应用解决方案。2021年,企业被成功认定为国家高企。

新型研发机构也是培育国家高企的重要载体。在合肥,30个高水协同创新台接连落地,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应用场”,为合肥国家高企“添柴旺火”。

作为中科大先研院的实验室台,微电子研究院致力于高能存储芯片研发。经过长期研究和积累,研究团队在低功耗、高效能方面,取得了系列原创成果。其间,中科大先研院帮助实验室引入技术开发和工程化人才,组建产业化运营团队,促进技术熟化和市场培育。

2020年7月,中科大先研院与研究院团队联合设立合肥中科智存科技有限公司,顺利将相关产品推向市场。成立不到两年,中科智存就被认定为国家高企。

“除了新型研发机构,我们还构建了完善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培育体系,让国家高企纷纷破‘壳’。”市科技局成果处处长高致远介绍,目前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总量达到178家。

强主体——提升国家高企创新能力

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要壮大企业主体规模,还要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市科技局局长黄群英说。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全芯智造,是国内首家专注于半导体制造领域的EDA软件企业,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改造半导体制造业。

“在肥落地以后,合肥高新区给予了连续四年的研发补贴以及人才补贴,帮助我们大大缓解了研发资金压力。”企业CEO倪捷告诉记者,EDA软件研发需要大量高精尖复合型人才,作为软件企业,90%研发费用都是研发人员薪资。

围绕重点产业领域的关键共技术需求,合肥持续滚动组织企业开展产业技术科技攻关,每个项目市级补助资金最高100万元,项目承担单位投入不低于60%,让企业“唱主角”“挑大梁”。

“这一举措可以推动企业开展自主研发,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倪捷告诉记者,2021年,全芯智造申报了合肥市关键共技术研发项目,开展关键计算光刻技术研发。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2020年全芯智造实现营收1.38亿元,研发投入7400多万元,占比52%,预计2021年研发投入破亿元。

凭借雄厚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全芯智造目前共申请发明专利44件、授权2件,实用新型1件,注册登记19件软件著作权。2021年,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企。

国家高企往往表现出高成长、高投入、高产出、高价值等特。其高投入的特,决定了企业成长对扶持政策依赖较高。”毛春宝表示。

据了解,合肥加大对国家高企支持力度,对首次认定的国家高企给予20万元的一次奖补。同时积极配合落实国家高企所得税优惠政策,全市国家高企享受2020年度所得税优惠总额26.28亿元。

“被认定为国家高企后,我们可以享受到更多、更好政策,让企业发展后劲更足、空间更广。”合肥四维图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一表示,在肥成立3年,企业发展十分顺利,未来将重点发力人工智能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等业务板块,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及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产业高地。

人才是企业创新的关键。“聚焦国家高企创新发展需求,合肥将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加大各类人才政策向国家高企倾斜力度,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智力支持,培育更多在国内脱颖而出的高企‘新星’。”黄群英表示。

强服务——

思路清晰,方能行稳致远。

“培育国家高企,首先要建立‘预备队’。”毛春宝告诉记者,合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培育国家高企“蓄水池”,将创新基础好、研发投入大、发展潜力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国家高企的后备力量,对入库企业主动跟踪服务,指导企业按照国家高企认定标准补齐短板。

合肥高新区在全省首创开展“区高企”评价。“我们比照国家标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降低相关指标门槛,让企业‘先进来,走一遍’,为申报国家高企做好准备。”高新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涉及多项标准、要求繁杂,对企业来说可谓“千头万绪”。

毛春宝介绍,合肥实行“市、县(市)区、街道”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各县(市)区、开发区将国家高企培育认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督促指导抓进度、补短板。

开展培训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2021年,国家高企培训会在合肥“地毯式”铺开,一年共举办50多次,参与企业达2000多家。

在合肥高新区,“高企大讲堂”常态化开展。据了解,该区通过推进部门包联,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线上线下高企培训活动,涵盖了财税政策、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等企业发展关键环节。

“培训班提高了我们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识和理解,为我们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我们充分享受国家政策红利。”参加过培训的企业代表表示。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从强化孵化载体服务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从支持企业积极申报到培育高企后备军,合肥的国家高企已经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作者: 葛清政)

关键词: 合肥 2021年 净增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